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145章  (第3/3页)
,不必烟熏火燎煎煮,就能晒出大量食盐。    世代煮盐的张家村民,尽是惊叹见世面了!”    “雪粒子般的上好精盐,堆得雪山一般,然左等右等,就是不见半个盐商。”    应伯爵难得有些汗颜,“我没有大官人的强悍能干,想不出更好办法来,就走了鼠道,找到城中叫花子头儿,花出去十两银子。”    “第二日便得到消息,是无棣县其他盐场和盐商联合,拦截盐商。大约是想先给个下马威,收拾服帖了,再就好捏扁搓圆。”    “没法儿可想,我就依旧找了叫花子,散出消息去:道是盐场新开张,精盐滞销,二十五文钱一斤低价处理,若量大还可从优。”    “又去找到几个胆大却义气的街头混子,菜送他们一担百斤精盐,叫他们去卖。”    西门卿已经可以料到后续进展,“你脑子向来灵活。”    应伯爵被夸得露出笑来,却依旧不敢骄傲自得,继续仔细回道:    “盐确是上好精盐,又只市价一半的价,因此抢手得很!如此这般,一经带动,其他小贩或胆大之人,陆续也来贩盐去卖。”    三五天之后,贩盐去县城、乡间卖,甚至担去临县去卖的小贩多起来以后,一天也能卖出四五万斤。    利益所在,便是商人之所在。    就在人力脚程范围内,食盐市场即将饱和时,开始有正经盐商找到盐场来。    “……如此这般,盐场库存精盐才没有满仓。”应伯爵讲完,并没完全松神儿。    “能灵活应变,竭尽所能,还算不错。”西门卿知道他在担心甚么。    “周围盐场能如此轻易拦截成功,想来少不了盐运司的出力。”    “盐场不过是自谋生路,卖些食盐给乡里邻居而已,无需太过在意。”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