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257章  (第1/3页)
    还在田庄吃了一顿玉米饭和玉米粥,口感和味道并不多好。    但对家中父母需要佃田耕种的岳飞来说,玉米好不好吃不重要——况且不苦不涩还有股食物清香,不是很难吃。    只要高产、能饱肚,能养活人,就已经足够。    最后那一麻袋玉米,连带一封厚厚的书信,出了沧州,经由河间府,送到了东京皇城。    西门卿知道吗?那不重要。    从沧州出去的玉米,也不止那四五十斤一麻袋。    东京开封,皇城禁宫。    赵佶召集一干宠臣,品尝到了按照岳飞或者其他某个外派沧州的官吏寄来的食谱,做出的玉米饭和玉米粥。    玉米磨成面,开水烫面,入甑蒸熟成玉米饭。    玉米磨成粗面,筛出玉米糁,加水熬成玉米粥。    都是最简朴的做法,没加油,没加盐,不曾做过任何精细加工,还原了玉米饭食最真实的味道。    脍不厌精食不厌细的赵佶,和蔡京一干人等,常年精细的山珍海味,吃得舌头敏锐,嗓子眼细嫩。    一口玉米饭入口,表情中尽是嫌弃!    咀嚼几十下,口中依旧又干又噎,松散的玉米面可劲儿往牙齿上粘,往牙缝儿里钻,真不雅观!    可吐出来更不雅,最终是梗着脖子,硬咽下去的。    赵佶和许多宠臣们,甚至没咽下去噎住了,连忙喝一口文火慢炖的山珍老鸭汤。    就着醇厚顺滑的鸭汤,才把玉米饭打下去。    又喝一口玉米粥,没滋没味,如同喝蜡汁。    玉米糁在水中熬煮了近一个时辰,都还有硬粝之感,毫无口感。    “这便是拿玉米做出的饭食?岂是人可食的?”    赵佶只尝了一口,便将碗扔到一边,俨然嫌弃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